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 三年前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頸”執(zhí)法而死,在美國引發(fā)大規(guī)模示威。美國司法部16日發(fā)布一份調查報告,指出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局長期存在過度使用武力、種族歧視等系統(tǒng)性問題,使得發(fā)生弗洛伊德那樣的悲劇成為可能。
這是2022年3月1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司法部大樓。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濫用武力成慣例
弗洛伊德之死引發(fā)聯邦司法部針對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局執(zhí)法問題展開廣泛調查,兩年后出爐了這份89頁的調查報告。
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當天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當地警方“例行公事地”過度使用武力,包括不當使用致命武力和不合理使用電擊槍,而且經常是在沒必要使用武力的情況下。
報告調查市警察局19起開槍事件,認定警察有時在沒有確認本人或他人是否面臨迫切威脅的情況下就匆匆開槍。
比如,2017年,一名手無寸鐵的白人女子因自家屋后可能發(fā)生性侵案件而撥打報警電話,其后看到一輛警方巡邏車,便走上前,卻被車內一名警察開槍打死。警察給出的開槍理由是那名女子突然出現把他“嚇了一跳”。另一起案例中,一名嫌疑人在警察局訊問室突然開始用刀扎自己脖子,結果被幾名警察開槍打死。
報告發(fā)現,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頻繁使用可能致命的鎖喉動作。警方“使用危險的技能和武器,對待那些只是犯了輕罪、有時是根本沒犯罪的人”。
根據報告,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16日,市局警察接近200次使用弗洛伊德遭受的“跪頸”式鎖喉,其中44次所涉案情并不要求逮捕嫌疑人。盡管市局在弗洛伊德死后禁止這種鎖喉動作,一些警察仍繼續(xù)使用。
按照加蘭的說法,明尼阿波利斯警方侵犯當地民眾憲法權利已成“模式”,而弗洛伊德之死讓這一惡習引發(fā)廣泛關注。
袖手旁觀成自然
2020年5月25日,46歲的弗洛伊德涉嫌使用一張20美元假鈔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家便利店買煙,被德雷克·肖萬等4名警察逮捕。肖萬用膝蓋壓住弗洛伊德頸部長達9分半鐘。其間,弗洛伊德反復懇求,說自己“無法呼吸”,卻無法脫離壓制,陷入昏迷,最終死亡。
這是2022年5月22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拍攝的弗洛伊德廣場。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路透社報道,許多市民抱怨,肖萬對弗洛伊德過度使用武力絕非例外,而是警察侵犯黑人居民權利的慣常做法。
加蘭16日在發(fā)布會上說,調查發(fā)現,多起事件中,警察忽視被控制人員的人身安全,當后者抱怨無法呼吸時,往往反駁稱“你能呼吸,你現在正在說話”。
美聯社注意到,弗洛伊德遭“跪頸”時,幾名涉案警察也說了相似的話。
加蘭說,當同事過度使用武力時,明尼阿波利斯警察通常不愿干預。
“在他殺死喬治·弗洛伊德數年前,德雷克·肖萬就在一些其他場景過度使用武力,而多名當時在場的警察袖手旁觀,沒有阻止他?!?/p>
肖萬2022年7月被明尼蘇達州一家聯邦地區(qū)法院以侵犯弗洛伊德公民權利判處21年監(jiān)禁。他先前因謀殺弗洛伊德和非預謀殺人罪被州法院判處22年半監(jiān)禁。其他三名涉案警察同樣在州法院和聯邦法院被定罪。
區(qū)別對待程度重
報告說,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在執(zhí)法時歧視黑人、美洲土著居民及精神病患者。
數據顯示,當地警方對少數族裔駕車人攔停、搜查和使用武力的比例遠遠高過白人。按照加蘭的說法,警察在駕車人行為不會導致拘留或傳喚的情況下,攔截黑人和土著居民的比例是白人的六七倍。
“這類行為令人深感不安,侵蝕社區(qū)對執(zhí)法部門的信任。”加蘭說。
加蘭說,調查發(fā)現,除非事情鬧大了、引發(fā)眾怒,警察才會因種族主義行為而被追責,這樣的情況有好幾次。
報告說,警方根據居民種族構成,在不同居民區(qū)按不同模式巡邏。
加蘭說,調查發(fā)現,明尼阿波利斯警方經常侵犯和平示威者和報道示威記者的權利,尤其在弗洛伊德之死引發(fā)大規(guī)模示威后。報告指出,示威者和記者幾次在沒有犯罪或者在散去時被警察發(fā)射的橡皮子彈擊中致傷甚至致殘。
市民何時感安全
明尼阿波利斯市教師、知名民權運動人士馬西婭·霍華德說:“報告強調了黑人和土著居民多年來所說,即我們生活在明尼阿波利斯警方種族主義體制的枷鎖下,他們過分使用武力卻不受約束?!?/p>
加蘭說,調查發(fā)現的系統(tǒng)性問題長期存在且得不到解決,“讓喬治·弗洛伊德的遭遇成為可能”。
加蘭宣布,明尼阿波利斯市政府同意接受聯邦司法部針對市警察局的監(jiān)督項目。市長雅各布·弗雷將同司法部協(xié)商一項獲稱“同意令”的協(xié)議,內容為指派一名聯邦法官監(jiān)督市警察局改革的進程。路透社援引一些官員的話報道,協(xié)商過程預期需要幾個月。
弗雷說:“當明尼阿波利斯的人們在同我們城市的警察打交道時感到安全,我們的改革才能被界定為成功?!保ê粲蓿?/p>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