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位傳奇僧侶。他1966年創(chuàng)辦寶石公司,經過26年的發(fā)展,公司成為擁有161家分店的上市企業(yè),在經營勢頭最旺的時候他卻于1987年削發(fā)為僧。他面貌慈善,笑容可掬,看起來就是位普普通通的日本老人,很難想象他身上竟有一大串與中國相關的頭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文化顧問、烏魯木齊榮譽市民、新疆大學名譽教授、清華大學客座研究員、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網理事長、中日共同尼雅、丹丹烏里克遺址學術考察日方隊長。他便是被譽為“當代阿倍仲麻呂”的小島康譽。
小島康譽介紹自己到訪新疆的所見所聞。視頻截圖
目睹新疆40年巨大發(fā)展 沙漠變“希望之?!?/strong>
小島首次“遇見”新疆是在1982年。當時,他為了購買寶石而赴中國參加廣交會。其間,聽聞新疆出產各色寶石,便動身前往“尋寶”。雖然業(yè)務進展平平,但新疆的世界文化遺產深深地打動了他,新疆人民的熱情好客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小島與新疆結下不解之緣。此后40多年,他到訪新疆多達150余次。他說,“新疆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在與新疆結緣的這40多年間,小島目睹了當?shù)胤旄驳氐淖兓?。他感嘆道,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往被稱為“死?!保缃褡兂闪恕跋M!保粌H開通了3條橫穿沙漠的道路,還建成了環(huán)繞沙漠的鐵道。新疆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裕。
推動中日聯(lián)合考古 取得豐碩考察成果
1986年,小島前往克孜爾石窟,當即被這一文化遺產所吸引,隨即參與到協(xié)助考察的工作中。其間,他又從新疆文化廳得知,新疆還有尼雅遺址和樓蘭古城這兩處重要的文化遺產,尤其是尼雅遺址規(guī)模較大,但尚未進行基本考察。于是,他便提議中日聯(lián)合對尼雅遺址進行科學考察。
1988年,考察正式啟動。經過7年的努力,尼雅遺址于1995年出土了著名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錦。這一成果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
此后,小島又參與了對丹丹烏里克遺址的考察。在這里,考察人員發(fā)現(xiàn)了被譽為“西域蒙娜麗莎”的珍貴壁畫,該壁畫被一些研究者認為是日本法隆寺金堂屈鐵盤絲畫法的源頭。這一成果,也見證了中日文化源遠流長的交往歷史。
小島康譽展示自己書寫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視頻截圖
幫助新疆育人 收獲新疆人民的感謝
小島認為,人創(chuàng)造社會、創(chuàng)造國家、創(chuàng)造文化,所以育人尤為重要。因此,在新疆開展文化遺產聯(lián)合考察的同時,他從1986年開始為新疆大學的學生提供獎學金。獎學金最初啟動時為每月25元,當時基本上可以滿足1個人1個月的生活費。迄今為止,已有約4500名大學生獲得了來自小島的獎學金資助。
另一方面,為了促進新疆文化發(fā)展,培養(yǎng)文化人才,1998年小島又設立了“小島康譽新疆文化·文物事業(yè)優(yōu)秀獎”,陸續(xù)向約400人頒發(fā)了此獎項。
小島為新疆所作的種種貢獻,使他成為在新疆最有名也最受尊敬的外國人之一。他回憶道,有一次在新疆乘坐出租車時被司機認出,到達目的地后執(zhí)意不收車費。司機稱自己的妹妹在新疆大學領取了小島獎學金,理應表示感謝。最后,司機收下了小島簽名的名片。
鼓勵當代年輕人 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
如今,小島與新疆的交往已逾40年。他為新疆作出了許多積極的貢獻,先后獲得了中國全國人大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頒發(fā)的榮譽證書、中國文化部頒發(fā)的“文化交流貢獻獎”、烏魯木齊市授予的“榮譽市民”稱號、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授予的“人民友好使者”稱號等。200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隆重舉辦了“小島康譽先生來新疆20周年紀念大會”,2011年再次舉辦了“小島康譽投身新疆文化文物事業(yè)30周年紀念座談會”,2023年9月又舉辦了“紀念小島康譽新疆活動40年演講會”。
這些使小島深深感受到,不僅是他熱愛新疆,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內的中國人民也對他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肯定。這種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成為他40年如一日開展促進日本與新疆交流的動力。
小島說,“世界上約有200個國家,據稱有3000至4000個民族,雖然大家在文化、歷史和語言方面各不相同,但必須致力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他認為,21世紀是國際合作的世紀,希望年輕人能夠意識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進而參與到國際合作這項大事業(yè)中。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