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成都北編組站驕陽似火。
編組場上,檢車員來來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叮叮……當當……”“聲音很清脆,尾聲很連貫,說明沒有裂紋?!蓖ㄟ^錘子敲擊車輪發(fā)出的聲響,劉偉對車輪的狀態(tài)已有了基本的判斷。“我們在這里檢車,挑選出符合要求的車輛,最后編組為中歐班列?!弊鳛橹袊F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北車輛段成都北上行運用車間技術員,他為中歐班列“體檢”已有10個年頭。
劉偉向記者介紹檢車流程。人民網記者 王波攝
10年前,蓉歐快鐵首發(fā),劉偉被車間指定為“專檢小組”組長,負責與小組成員一道對車輛進行選扣、整備及出發(fā)前的技術檢查作業(yè)?!爱敃r接到這個任務,還是感覺‘壓力山大’,要是開出國出了問題,丟了自己的臉不說,可不能丟了中國人的臉?!被叵肫鹗装l(fā)檢車,他依然記憶猶新。“班列是要開行數千公里的遠距離列車,檢修標準也比平時高。例如:輪緣和閘瓦的磨耗限度都高于當時的普通車?!边@樣的高標準和高要求,再加上首趟發(fā)車,對檢車工作來說,無疑是一種考驗,劉偉說,直到班列順利開行,他的心理壓力才緩解過來。2016年6月,成都開行的蓉歐快鐵統一命名為中歐班列(成都)。
10年來,隨著檢修工序的不斷優(yōu)化,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新設備不斷更新升級,班列的檢修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檢車工作,依然沒有絲毫放松?!爸袣W班列車輛都是優(yōu)中選優(yōu),要進行兩次挑選,整備作業(yè)要求很高。對選扣的中歐班列車輛,對每輛車的集裝箱鎖頭、車鉤、車輪、閘瓦等部位都要進行仔細檢查。”劉偉說,每一個部位都要做到錘敲、眼看不說,還必須做到心細。因此,哪怕是白天,他們也都帶著手電作業(yè)?!斑@樣才容易發(fā)現車輛底部的隱蔽問題?!?/p>
劉偉在進行列車檢查工作。人民網 王紹紹攝
由于中歐班列全列采用的是平板車,受空間限制,檢車員檢查車底時要緊貼地面才能鉆進車底進行技術檢查作業(yè),非常不容易。一輛車有上百個部件要精細檢查,一列車檢查下來,檢車員體力消耗巨大,“現在,我平均每天要檢查中歐班列50輛左右,相當于3列?!彼f,包括中歐班列在內,平均算下來,每人每天要檢車200輛左右,一天下來,敲擊、彎腰上萬次都不止。
在10年間的檢車過程中,劉偉發(fā)現大大小小影響列車安全運行的故障上百件,消除了安全隱患,保證了中歐班列的正常運行。這期間,車間指定劉偉牽頭成立了“劉偉勞模工匠工作室”,由他結合中歐班列的故障類型、故障特點帶頭開展技術攻關。如今,工作室已先后研發(fā)制作便攜式輪對故障檢查工具、防松螺母專用扳手、特殊列車作業(yè)頂鎬器等輕便、實用工量器具20余項。此外,針對車鉤鉤尾銷擋板竄出故障多、且難以快速在現場處置的難題,劉偉多次開展現場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最終設計制作了由1個千斤頂托板、2個3噸油壓千斤頂構成的快速處置工具?!斑@樣一來,這類故障即可在列車隊中快速、簡便地完成處置,解決過去的‘老大難’問題?!?/p>
劉偉在向記者介紹檢車注意事項。人民網 王紹紹攝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中歐班列(成都)開通運行的第十個年頭。憑借“絲路使者”的身份,班列逐步實現國際影響力和區(qū)域帶動力的穩(wěn)步提升,不斷增強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功能,積極服務國家開放大局和四川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為四川對外開放架起通往世界的“快車道”。
“過去列車裝載普通貨物,現在有了冷鏈物流班列;從第一年的開行量僅30多列,到現在年均開行量超過2000列。”劉偉歷經了中歐班列十年的快速發(fā)展。中歐班列也見證了他從一名普通檢車員成長為一名成都工匠、技術干部的歷程。如今,雖然劉偉已不再是現場檢車員,他思考和做的更多的是如何優(yōu)化作業(yè)流程、卡控關鍵部件質量、改進作業(yè)工具等,但只要是選扣、整備、檢查中歐班列車輛,劉偉依然會出現在現場,他說,這已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視頻制作:趙祖樂、實習生侯杰)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