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生活中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老人想看病,但子女工作日不方便陪同,或無人陪伴,怎么辦?近段時間,上海部分社區(qū)率先探索開展陪診服務,幫助獨居、失能等老人看病就醫(yī),探索居家養(yǎng)老新思路。
22日下午,家住上海市靜安區(qū)彭浦新村街道的曹先生在陪診人員的幫助下來到上海的一家醫(yī)院復查。一個月前曹先生剛剛做完腸息肉切除手術,他選擇的陪診服務就是社區(qū)為無子女老人推出的居家養(yǎng)老菜單服務中的一項。
記者了解到,彭浦新村街道現有60歲以上戶籍老人5.6萬,老齡化程度46.3%,其中,無子女老人超過千人。部分社區(qū)符合條件的老人,每月可以選擇相應的居家養(yǎng)老服務,也可以通過補交差額的方式來滿足個性化需求。
而在上海市黃浦區(qū),五里橋街道通過購買第三方平臺服務的方式,讓60歲以上老人都可以簽約享受到半年的免費陪診和代配藥的服務,超出時間后,可以通過按月繳納不足100元的費用獲得4小時的陪診服務。
不過,也有一些街道還沒有探索開展陪診服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陪診服務還是一個新興職業(yè),尚未形成統一的行業(yè)標準和監(jiān)管機制。
打造專業(yè)隊伍 助推陪診服務有序良性發(fā)展
上海市民政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末,上海市的“純老家庭”老年人數171.93萬人,獨居老年人數30.06萬人,其中孤老有2.24萬人。面對居家養(yǎng)老就醫(yī)存在的迫切需求,上海正在探索組建一支高質量、專業(yè)化的養(yǎng)老服務隊伍,養(yǎng)老服務陪診師培訓班,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
24日,首屆上海養(yǎng)老服務陪診師培訓班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行。
正在進行的這堂老人陪診服務溝通技巧課,授課老師專門聚焦做完檢查后陪診人員應該如何第一時間對老人進行心理溝通和安撫。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