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肥,眼看著一網網螃蟹打撈上岸,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呼和木獨鎮(zhèn)巴音溫都爾嘎查牧民老滿笑得合不攏嘴。
9月7日,穿過一條長長的沙漠公路,記者一行走進庫布其沙漠腹地,見證了老滿家的“沙漠螃蟹”喜獲豐收。一只只拳頭大小的螃蟹,50元1斤,不到一個星期,老滿家就賣了5000多斤。
老滿名叫那仁滿達呼,他家有8800畝草牧場。說是草牧場,過去大多是沙窩子,干旱少雨是常態(tài),牛羊都吃不飽。
10年前,老滿是個靠打工維持生活的牧民,家里總共養(yǎng)了不到20頭牛,一年的收入也就幾萬元。而現(xiàn)在,他家的牛已經達到700余頭,一頭牛平均可以賣1萬元,收入那是翻番地漲。
改變,是近幾年的事,得從杭錦旗引黃河凌水進沙漠講起。
初秋的杭錦旗有些微涼,站在高處遠眺庫布其沿黃生態(tài)保護與綜合治理項目,與平日里看到的沙漠不同,站在這里,你很難將眼前的景象與寸草不生的沙漠聯(lián)系起來,大大小小的湖泊像一顆顆明珠散落在沙漠腹地。
“過去里邊是沙害,外邊是水害,現(xiàn)在是用水治了沙,還把沙漠腹地變成了寶地?!蓖械暮煎\旗水利局三級調研員楊永茂說道。
據(jù)楊永茂介紹,黃河流經杭錦旗全長249公里,是全國黃河流域流經最長的旗縣。每年黃河過境水量約310億立方米,要經歷流凌封凍和開河流凌兩個過程,凌期長達120天,凌汛期平均槽蓄水量在14億立方米左右。特別是春季開河期間,這一帶防凌壓力巨大,不僅威脅防洪大堤,還會引發(fā)凌汛災害,影響到黃河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而就在比鄰黃河的庫布其沙漠,因為缺少水資源,原有湖泊萎縮,草場沙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度脆弱,群眾陷入了無法生存的困境,被迫進行生態(tài)移民搬遷,出現(xiàn)了“沙進人退”的惡性局面。
一方面,大量的水資源白白浪費,一方面,緊鄰黃河的庫布其沙漠水資源匱乏,生態(tài)保護難題重重。
為什么不把黃河凌水引到沙漠中呢?
有了這個大膽的構想,2013年,杭錦旗邀請權威部門專家到實地勘察。經過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在黃河凌汛高水位時將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的方案總體可行。經過20多天的奮戰(zhàn),黃河分凌引水獲得了成功。
2018年,當?shù)卣疇幦〉?524萬元水利項目中央補助資金,完善了將部分黃河水引入庫布其沙漠低洼地的水利設施連通功能,形成從黃河引水、自流經過庫布其沙漠、再退還黃河的水循環(huán)格局。庫布其沙漠“水生態(tài)”就此形成。
慢慢地,曾經“吃人”的沙漠變?yōu)椤吧臈⒌亍保?20多種植物扎根生長,10多種水鳥棲息翱翔。
水草肥美的草原是牧民向往的理想牧場,但老滿卻說,他的致富“綠洲”在沙漠腹地。(記者 宋爽)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