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播出的網絡文化節(jié)目《閃耀吧!大運河》走進運河沿線城市,深入歷史遺跡,尋訪名人故里,體驗當地生活,挖掘大運河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節(jié)目年輕態(tài)的藝術呈現和富有人文氣息的溫暖敘述受到觀眾喜愛。
為了從更全面的視角探尋大運河歷史,節(jié)目邀請文化學者等嘉賓組成“走運團”,以多維視角和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帶領觀眾在行走中觸摸歷史、對話古今,在歷史現場體悟運河文化底蘊,構筑自己的大運河記憶。AI復原、數字人、高清拍攝等先進技術的使用,也幫助觀眾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大運河這一舉世矚目的文化遺產。
文化節(jié)目要將單一敘事結構轉變?yōu)榍楦谢磉_,捕捉更有溫度的畫面,才能搭建與觀眾共情的橋梁。大運河作為沿岸生活發(fā)展變遷的見證者,不僅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匯集著千姿百態(tài)的百姓故事。從歷史時光里的舳艫千里、漁火延綿,到現實圖景里的物阜民豐、水清岸綠,觀眾跟著“走運團”的腳步看到了歷史文獻中的故事如何呈現新的面貌,在熟悉的風景里發(fā)現了新的驚喜。國家與運河的命運密切聯系,個體與運河的命運并行向上,鮮活的故事由此傳遞出特別的情感和溫度。
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節(jié)目聚焦大運河的自然、歷史、文化等多個方面,探索運河千年的文明之路和當下發(fā)展成果,以豐富內容構建起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展現了文化遺產的活力與價值,是紀實影像中開拓新語態(tài)的一次有益探索。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1日 20 版)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